2013年4月11日

觀念平台-社區影像、家庭電影 憶起來


  • 2013-04-11 02:28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井迎瑞】
 根據《中國時報》報導:「文化部長龍應台提出『國民記憶庫』計畫,將在全台設置據點,邀請民眾訴說自己的故事,並記錄下這些個人故事」,我們樂觀其成。雖然技術層面尚待進一步討論與規畫,但至少我們欣見官方在國家歷史書寫的過程中,除了「官方檔案」之外,已經看見了「國民記憶」這一塊,在落實這個計畫之前,我願意提出幾點建言。
 一、先做好普查,在做「國民記憶庫」之前宜先建立「社區記憶庫」,其分界點大約是從現在起往前推至九○年代初期,李登輝總統執政施行「社區總體營造」與「本土化」路線開始的影像紀錄,簡言之就是這段時期紀錄影像的總蒐集。因為從那時起各地方以影像寫史蔚為成風,各地方縣市政府補助主導的影像培力營、紀錄人才培育計畫、各類文史與地方影展、社區大學的社區影像教育等林林總總,所生產的社區故事數量十分可觀。
 新竹縣市,桃園縣、雲林縣、台南市、台北、新北市都頗具成效,我們已有了哪些故事,這些故事在建構台灣地方性辨識系統功不可沒我們不能視而不見,從文化部的高度加以整合成國家型「記憶庫」責無旁貸。因此,先有了「社區記憶庫」的基礎後,才能知道「國民記憶庫」該發展何種特色,也才知道我們下一階段該如何走。
 二、前項所稱之社區影像紀錄多是接受政府經費補助,並在官方主導框架下完成自有其侷限性;例如其題材與風格趨向單一化,內容多為不具爭議性之傳統文化紀錄。是故我們進行普查與蒐集的國民記憶除了官方主導的社區影像之外,觸角更需擴大至非官方主導的家庭影像。
 例如台南藝術大學所建構的台灣歷史影像資料庫中的「家庭電影」,已經開始徵集台灣的家庭影像,包括六○、七○年代的八釐米電影,八○、九○年代的Beta與VHS錄影帶。二○○○年以後的DV,這些影像多為自發性並不為公開播映而拍攝,內容更為自然與質樸,如用另一種解讀方式不難看出所具有的人類學、社會學、與歷史學價值。南藝大所做的其實就是「國民記憶庫」的先期工程,文化部或可予以協助以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 三、口述歷史是一項專業,除了訪談技術與觀念(判斷在何種脈絡中讓生命故事產生意義)外,更需要有倫理的認知與素養,因為可能事涉隱私與傷痛記憶,必需要有耐心與陪伴的過程,不希望造成當事人可能的二次傷害。龍部長說:「未來會有行動列車到各地方巡迴,車上有錄音、錄影設備,讓地方民眾在車上說自己的故事。」這是個源自六○年代第三世界人民電影的概念甚具理想性,例如在古巴,在中國隨著電影巡迴車把知識與文化帶到了農村與山區,所不同的是現在不再是放映而是故事採集。
 問題是紀錄片拍攝很難像拔牙或看診,燈一亮老人就開始說故事,若不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,台灣老人很難口吐實情。以巡迴車的場景再加上錄音錄影設備,燈一亮倒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傳說中的拷問了。(作者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)